揚中樹人2017~2018學年第二學期高二年級(政治(選修))導學案
(必修2)第二課 我國公民的政治參與
一、 問題導學:
1、能比較:選舉方式特點,并闡述我國目前選舉制度是什么?受哪些因素因素影響?
2、能區分:公民直接參與民主決策的方式,并闡述其意義。
3、能區分:我國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監督權的渠道和方式;并能闡述公民應負責地行使監督權利的原因及措施。
4、能概括:我國的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的性質、內容及發展基層民主的意義
二、夯實基礎(見默寫紙)
三、易錯易混知識辨別(要求:能夠訂正出正確觀點)
1、在我國,各級人大代表都是通過直接選舉產生的。
2、等額選舉有利于在候選人之間形成競爭。
3、差額選舉可以避免虛假宣傳或賄選。
4、選舉方式的選擇必須體現國家性質,并與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狀況相適應。
5、拓寬民意反映渠道是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前提和基礎。
6、公民對涉及公共利益的決策的知情權是決策機關科學決策的重要前提。
7、公民通過信訪制度、專家咨詢制度、重大事項的社會公示制度參與民主決策。
8、“網絡問政”拓寬了公民政治參與的渠道,擴大了公民的監督權。
9、聽證于民的目的是決策利民。
10、公民可以通過社情民意反映制度行使決策權。
11、公民參與民主決策有利于提高決策的效率。
12、村(居)委會是我國基層政權機關,享有管理國家事務的職能。
13、村民(居民)自治是公民直接參與管理國家和管理社會的基礎和標志。
14、村規民約是村民自治的基礎,也是村民參與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徑。
15、有序與無序政治參與的主要區別在于是否遵循憲法、法律參與。
四、解讀核心考點(要求記筆記)
1、明確:我國的選舉制度及選舉方式的優缺點
2、區分:民主決策和民主監督
3、明確: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意義、公民參與民主監督原因及措施
4、明確: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的性質、發展基層民主的意義
5、公民應自覺參與政治生活的原因、要求(總結:圍繞“公民”的主觀題一般答題思路)
五、關注熱點
2017年網絡提速降費邁出更大步伐,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及移動終端的普及,社會化媒體紛紛涌現。
我們已經從“大喇叭時代”進入了“網絡麥克風時代”,人人都有麥克風成為可能。靈活多變的網絡媒體正逐步替
代報刊和廣播等傳統媒體,成為民意表達的主渠道。
運用《政治生活》的知識,分析互聯網技術使“大喇叭時代”進入了“網絡麥克風時代”的認識。
1、是什么?發展的觀點看:網絡麥克風——大眾傳媒能夠最大限度地超越時空的局限,限時傳遞、溝通、共享的強大功能,網絡監督以其透明度高、威力大、影響廣、時效快等特點在監督中發揮著獨特的作用 全面看待(一分為二的看)
2、為什么?積極作用:(1)公民:有利于更好的實現人們的政治自由、監督權等權利,拓寬了人們民主參與的渠道,有利于激發廣大公民關心國家大事、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出謀劃策的主人翁精神。(2)國家機關:有利于改進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維護國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權益。(3)社會:有利于推動依法治國的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
3、如何更好的用好自己的麥克風?
六、圍繞“公民”自主建構知識體系(要求:重點的內容要能明確且標注清楚)